产业、创新、价值“三链并举” 全面激发老油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活力
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(以下简称胜利油田)聚焦增强核心功能、提升核心竞争力,坚持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价值链有机融合,以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一系列务实举措,为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2023年,胜利油田生产原油稳定在2000万吨以上,生产天然气同比增长7%,实现营业收入955.84亿元、净利润98.49亿元。
一是巩固油气主业强链。突出油气销售增值,优化资源配置和运行方式,完善油气管网等基础设施,东营原油库迁建工程全面竣工,进库原油实行分质、分储、分输、分销,油气商品量实现价值最大化。突出储气能力提升,探索商业化、专业化、社会化储气架构,稳步实施储气库群建设,建成国内首座水淹气藏型储气库—永21储气库,阶段库存达到1.3亿方,区域调峰保供能力明显地增强。二是培育新能源产业补链。结合胜利油田现有资源和油气生产用能场景,均衡推进光伏、风电、地热、余热等新能源产业,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下,构建国内首个油气领域“源网荷储”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,形成研发技术、工艺设计、项目施工、工程管理一体的全产业链,逐步提升能源供给质量、利用效率和减碳水平。2023年,光伏发电装机同比增加151兆瓦,年发绿电能力5.2亿千瓦时,年节标煤14.5万吨。三是壮大脱碳固碳产业延链。坚持“减碳+碳利用”“驱油+脱碳固碳”同步发力,推进CCUS(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)示范项目工业化应用规模,打造国家级油气开发绿色低碳示范区。2023年建成投运的国内首条百万吨、百公里高压常温密相二氧化碳输送管道,在4个区块累注二氧化碳71万吨、增油近5万吨,碳排放总量同比下降3.8%,实现增产减排双赢。
一是完善创新平台赋能。立足构建高水平科学技术创新体系,组建数智化管理服务中心,推进青岛技术研发中心建设,年均投入5000余万元更新高端大型科研仪器设施,建成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6个。推行“项目+人才”管理模式,加强“卡脖子”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完善“揭榜挂帅”和技术成果转化机制,配套效益分成、差异化薪酬等激励政策,着力营造更具活力的创新生态。2023年,开展各类科研项目626项,许可转化低碳高铬防腐抽油杆等技术33项,获得专利授权437件、省部级以上奖励27项。二是攻关核心技术赋能。聚焦油田勘探开发主要矛盾和生产难题,以国家项目、中国石化“十条龙”等技术攻关为引领,明确16个技术领域、91项重点攻关方向,发布十大标志性勘探开发创新成果。针对胜利济阳页岩油埋藏深、成熟度低、断裂复杂等困难挑战,开展地震、地质、油藏、工程一体化多专业协同攻关,配套形成高效钻完井、低成本压裂等关键核心技术,页岩油井口日产量从2021年的95吨上升至2023年的1000吨以上,实现跨越式增长,累计总产油超45万吨,成为国内陆相页岩油高效勘探开发利用的典范。三是强化数智融合赋能。聚焦“两化”融合,构建“数据+平台+场景+应用”的数智化建设模式,建成“工业控制管理系统+油气生产指挥系统”的物联网体系,打造场站全景三维可视、典型设备数字孪生、运行管控模拟仿真“三大场景”,增强智能化生产、网络化协同、个性化服务等新能力,全方面提高注采调控、动态分析、安全预警等智能化水平。积极应用AI技术,自主开发“胜小利”油气大模型,具备油气专业相关知识查询、生产异常分析等20多项功能。
一是资产设备集约创效。树立“一切资源向价值创造流动”理念,建立完善资产调剂平台和区域资产库,分类评价资产,强化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及低效无效资产治理。2023年,优化盘活土地、房产等资产创效2.52亿元。二是板块单位协同创效。突出一体化合作,统筹胜利油田区域内人员、资质、技术和市场资源,搭建信息运维、物资贸易、地面工程、管杆修复等创效平台,拓展产品互供,促进油田板块与炼化、工程板块协同发展。坚持市场化运营,构建实施开发单位与专业化单位目标同向合作共赢机制,完善优质优价、优速优价、高端特价等激励政策。2023年,一体化协同创效2.73亿元,减少外委支出2.19亿元。三是人力资源拓市创效。组织成立人力资源服务中心,根据外闯市场创效额不同实施阶梯式奖励政策,实现劳务创收向业务创效、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“两个转变”。2023年,外部市场创收24亿元,人均创收11万元。加大社会化引才力度,锚定人力资源价值提升目标,通过短期兼职、顾问指导、项目合作、特聘专家等市场化方式,柔性引进急需紧缺的社会化人才和团队,更好支撑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。
- 上一篇:宝盈策略增长混合
- 下一篇:我的妹妹总是用英语记日记的英文